

CODE.FUN CEO 杨帆介绍道,他们去年 7 月产品要上线,上线前其登录模块做得很简单,甚至来不及做修改密码、微信、短信验证码登录 APP 等功能。于是,CODE.FUN 选择了 Authing,快速上线了敏捷登录系统。
作为 Authing 的重要客户,我们采访了 CODE.FUN CEO 杨帆,以下为访谈内容整理。
受访人:CODE.FUN CEO 杨帆
整理:Authing 市场团队
“选择 Authing,是选择了 CODE.FUN 的现在与未来。一方面,Authing 官网的开发者文档写得很清楚,我们的工程师按照上面的步骤就可以轻松部署,用了不到半天时间,就部署了整个用户管理系统。另一方面,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,企业上云已是大势所趋。CODE.FUN 也愿意顺应这种趋势,去使用 Authing 这样专业的身份云产品。” ——CODE.FUN CEO 杨帆
01
比代码走得更远的是......
如果用狭义来诠释低代码的话,可能 CODE.FUN 算不上,因为狭义的低代码更多是通过拖拽,用较少的代码,快速交付应用程序,网页、APP 等等。
CODE.FUN 通过将设计稿转化为前端源代码方式,帮助前端开发降低研发时间。CODE.FUN CEO 杨帆说到,这个需求最一开始其实是一个客户和他们提出的,CODE.FUN 上一代产品客户接受度不高,其客户更多希望将几十页数百页的稿子快速开发出来,于是在一个客户成功后,CODE.FUN 将产品推广到第二、第三位客户,反馈都很好,于是也就顺理成章将这个产品做成了一家公司。
这点和 Authing 异曲同工,Authing 很多需求也是在和客户不断碰撞中产生的,比如多租户这个需求,可以帮助 SaaS 初创企业突破租户增长困境。具体体现在,初创企业可以在极低的支出下,快速上线多租户身份管理能力,提高客户管理效率、降低运维成本。


02
CODE.FUN 如何连接销售与市场,为开发者赋能?
到距离用户最近的地方去
很多人觉得代码理想的翻译方式是——设计稿进去,点击按钮,前端就做完了,直接交给后端。但是在翻译代码的过程中或多或少有一些小问题,比如前端工程师对于 CODE.FUN 操作的熟练程度,这决定了手动修改需要的时间。遇到问题后,是去学习工具怎么用还是不愿意去学,如果不愿意去学,就会将不好的结果归因于工具——你这个代码生成的质量不稳定。
举例来说,早期的人脸识别,10 次可能有 5 次都不成功,用户会觉得人脸识别不能用,但在今天带着口罩都能完美识别,这是机器和人配合程度的进步。
所以,产品在推向市场时,对用户的培训很重要,所以产品使用教程、开发者文档一定要做得好,方便用户随时不懂就查。
CODE.FUN 和 Authing 在某种程度上异曲同工,都是通过工具提高生产力,让程序员从繁琐的代码中解放出来,去更专注于企业核心功能的研发,降低软件研发周期与开发成本。
到距离用户最近的地方去,以用户喜欢的内容形式获客。我们作为初创企业,不如阿里、美团之类的大厂有足够的资金去投品牌、做营销,我们更希望将钱花在内容制作与投放上,尤其是视频内容去获客,这是由于中国短视频用户接近 10 亿人(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,截至 2022 年 6 月底,中国短视频用户数量达到 9.62 亿,相当于全国总人口的 68%),众多的用户中必然有我们的目标用户。
CODE.FUN CEO 杨帆提到,CODE.FUN 会建立完整的内容分发机制,通过在 CSDN、知乎、B 站等公域流量中形成私域流量,并且孵化我们自己的种子用户,促进产品在开发者圈影响力的提升,同时开发者的反馈也有助于我们针对性产品迭代、优化。
代码的“心流”
创业每走一步都会碰到一些新的问题,沉淀出一些新的解决方案。有些时候折腾一个东西,好不容易有了结果你会发现,还有更多需求等着你去解决。解决需求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,修炼产品,修炼内心。
据 CODE.FUN CEO 杨帆介绍,算法是 CODE.FUN 的核心护城河,当你沉浸在算法的世界中,每天都在研究技术如何赋能算法,提振企业运营效率,如果哪一天生活中没有点算法你会感觉少点什么,日积月累,你会发现,所谓的技术、产品都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,核心竞争力是用创新去不断挖掘更多产品需求,然后用技术去实现这些需求,进而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。
03
前端工程师,会失业么?
历史是不可逆的,该来的一定会来。但是当你处在历史进程中的时候,你会感觉有些迷茫、困惑,会对一些新的事物产生本能的排斥,这很正常。现如今,开车是多么正常的事情。但是如果我们将时间倒推 100 多年到汽车刚刚诞生的 1886 年,由于性能很不稳定,驾驶员推着汽车艰难行走是常有的事,甚至跑一半没油了都没地方加油(1913 年,海湾石油在美国匹兹堡创建世界第一家汽车驶入式加油站),所以人们认为马车比汽车更靠谱。但在今天,全国各地都有加油站。现在你看电动汽车感觉充电很不方便,所以购买时很慎重,但是再过 20 年,可能充电桩也变得稀松平常。
CODE.FUN CEO 杨帆提到,面对新事物,有焦虑的人,有兴奋的人,有排斥的人,有积极的人,这很正常。关键在于我们要搞清历史发展大的方向和脉络,然后将你的产品与社会做一个契合。现如今,我们都在上云,云原生已经是大势所趋,没有人会去自建机房,大部分都在云上开展业务。对于 CODE.FUN 来说,低代码的形式可以提高云计算公司的服务能力——节约 70% 以上前端程序员工作时间,降低企业研发成本、提高整体运营效率,实现应用快速开发、配置和部署。
CODE.FUN CEO 杨帆坚信:在这种场景下,大家需要担心的不是失业问题,而是在大时代的背景下,如何去与新兴的工具契合,进行敏捷式交付,渐渐成为一个人、一家企业的立足之本。
04
如何依托 Authing 统一身份认证赋能 CODE.FUN?
CODE.FUN CEO 杨帆介绍到,CODE.FUN 去年 7 月产品要上线,上线前 CODE.FUN 登录模块做的很简单,甚至来不及做修改密码、微信、短信验证码登录 APP 等功能。但是良好的登录体验是上线的前提,一旦登录体验不好用户就会流失。
在自研还是外采之间纠结了一段时间,CODE.FUN 后来选择了 Authing,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:
首先,Authing 做身份已经做了两年多了,技术和产品已经很成熟,类似中国石油、高教社、元气森林这种客户都在用,所以我们觉得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团队去做非常放心。Authing 官网的开发者文档写的很清楚,我们的工程师按照上面的步骤就可以轻松部署,用了不到半天时间,就部署了整个用户管理系统。
作为初创公司,在研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,CODE.FUN 更多精力还是要专注于核心产品,因为核心产品会给你带来商业价值。
其次,在选择一家 SaaS 厂商时,看起来是选择产品与服务,其实是在选择“人”。CODE.FUN CEO 杨帆强调,很多时候,合作更多是一种直觉,一种对创始人的人品与对后续服务满意度的直觉,他认为谢扬是一个技术极客,谢扬带领的 Authing 产品与服务非常专业,能够解决 CODE.FUN 面临的问题。Authing 交付团队非常专业与敏捷,总是第一时间响应我们提出的新的需求。
Gartner 数据显示,未来云计算市场规模将保持每年 20% 以上速度增长,预计到 2025 年,将有 80% 的企业会关掉自己的传统数据中心,转向云平台,而这个数据在 2020 年,仅为 10%。由此可见,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,企业上云已是大势所趋。CODE.FUN 也愿意顺应这种趋势,去使用 Authing 这样专业的身份云产品。
关于 CODE.FUN
CODE.FUN 作为一款 UI 设计稿智能生成源代码的工具,可以上传 Sketch、PSD 等形式的设计稿,通过智能化技术一键生成可维护的前端代码,包含视图代码、数据字段绑定、组件代码、部分业务逻辑代码。
关于 Authing
Authing 身份云是国内唯一以开发者为中心的全场景 IDaaS 服务商,以身份及服务的云计算视角,基于多租户云原生架构,集成了所有主流身份认证协议,遵循不同国家和行业的合规性要求,在所有 SaaS 软件和数亿用户中建立高安全、高性能、高生产力的统一身份认证平台,支持所有企业和开发者便捷灵活接入,满足各类场景化需求。
目前,Authing 身份云已帮助 20,000+ 家企业和开发者构建标准化的用户身份体系,感谢可口可乐、元气森林、招商银行、中国石油、三星集团、CSDN 等客户选择并实施 Authing 解决方案。
点击此处了解更多行业身份管理
「解决方案」以及「最佳实践案例」